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新型城镇化下的大城市边缘社区公共空间价值探讨(下)
来源: 浏览量:2069 更新时间:2017-06-08

2.1.2  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的价值理念取向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价值本源研究的结论表明,社区公共空间是社群共有的情感空间和精神空间。因此,社区公共空间体现的是社群“时—空”融合的文化空间认同,具有区别于其他社区的“草根”与“独特”的文化品牌和文化符号,表征的是社群的社会公平价值取向,并使这一价值最大化地保护、共享和协调,突出以人为本基础上的公平、公益、民主和效率的价值立场。

正如贝聿铭所说,“一个城市,并不等于一堆建筑物,相反的,是由那些被建筑所围圈,所划分的空间构成。”而这一空间的构成的前提,把握的并不是社区建设需要以何种具体形式进行,而是社区建设需要在何种价值取向下进行。社区公共空间是在社区精神与价值倡导下的社群“第三空间”[29]。

2.2  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的价值理念本质

“新人本主义”的社会与空间辩证关系认为,社区居民群体“意向性”主导的“意向行为”与“意向活动”形成了社区公共空间,即地点[30-32]。地点是社区居民活动发生的空间,是被赋予了价值的“空间性”的空间,辩证地统一了社区公共空间价值与社区社会(图1)。

图1  城市边缘社区公共空间价值理念构建的原理

Fig. 1  Principle of concept construction of metropolitan marginal communities' public space value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30]整理。

2.2.1  社区公共空间的空间公正性与社会公平性

新人本主义的“社区公共空间与地点价值理念”分析框架(图1)表明,在透视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新人本行为的基础上,营造社区的公共空间体系,社区公共空间是由社区“内生”,社区公共空间就是社区社会。

城市边缘社区公共空间的内容与结构,是由城市边缘社区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动和演化所塑造[33]。城市边缘社会区域阶层的过渡性和动态性分化,使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社群主导着自身社区的公共空间营造,体现着主导阶层的价值观。为避免城市边缘社区的被迫“上滤”和公共空间的价值泯灭,就必须构建由阶层(群体)文化决定的各类社区公共空间,满足不同群体的可进入性和文化认同的需要,实现社区公共空间的空间公正性价值和社会公平性价值的保护(图2)。

图2  城市边缘社区公共空间的空间公正价值与社会平等价值原理

Fig. 2  Principle of space justice value and social equality value of metropolitan marginal communities' public space

2.2.2  社区公共空间的价值平衡性

在市场规律作用下,由于城市边缘社区公共空间价值表现出的困境,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社区公共空间被挤占或剥夺,导致该类社区公共空间与相应价值缺失,城市边缘社会区域社区之间的公共空间极为不平衡,甚至存在公共空间的严重“极化”现象,造成社区体系的动态变化破坏社(会)群(体)固有生活方式的窘境。

城市边缘社区是城市社区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其社区公共空间价值体系的平衡性“存在空间”构建,是保证城市地域社区公共空间体系价值最大化的需要,也是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和保障社区宜居的需要,更是促进城市地域社区公共空间的价值增值和城市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我国工业化以来,由于城市空间快速扩张,大城市边缘社区公共空间价值构建的路径被迫“断裂”,城市社会发展应有的公共空间价值与文化精神耦合发展在困境中徘徊,“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微区位论将“文化转向”以来,社区的空间性和存在地点的价值与社群的“意向活动”有机地联系了起来,对社区空间价值的重塑性“再现”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目标,构建“以人为本”的城乡一体化空间结构体系,促进社会文化传承,提升城市生活质量,化解城市社区建设与城市社会全面发展的矛盾与危机,是我国大城市边缘社会区域面临的主要矛盾。运用“后现代人本主义”有关“公共空间与地点价值”原理和“新人本主义思想”的空间核心理念,遵循城市社会发展的规律重构城市边缘社区公共空间的价值体系,是我国大城市边缘社区公共空间的战略方向。

3.2  讨论

地点理论是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微观区位空间理论的核心。本文尽管用其对城市边缘社区公共空间价值进行了探讨性运用,但也是该理论运用的冰山一角,从文中可发现端倪,地点理论还可继续深化研究社区空间的其他方面,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和空间转型升级等诸多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都具有理念(论)和方法意义。

参考文献:

[1]Cloke P J, Philo C, Sadler D. Approaching Human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Theoretical Debates[M]. London: Paul Chapman, 1991.

[2]Banerjee T. The Future of Public Space: Beyond Invented Streets and Reinvented Plac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2001(1): 9-18.

[3]O'Connor A. Swimming against the Tide: A Brief History of Federal Policy in Poor Communities[C]//James D, Susan S.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reader. London, UK: Routledge, 2008: 9-27.

[4]柴彦威,郭文伯.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路径[J].地理科学进展,2015,35(4):466-472.

[5]方创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J].经济地理,2009,29(1):19-25.

[6]张晓军.国外城市边缘区研究发展的回顾及启示[J].国外城市规划,2005(4):72-75.

[7]张侃侃,王兴中.略论社区体系下城市资源的公正配置[J].经济问题,2012(3):52-54.

[8]张勇.同构性与非平衡性: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模式反思[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9]单菁菁.城市社区情感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10]徐太征.城乡结合部社区归属感研究——基于对泰安市高新区的调查[D].天津:天津大学,2012.

[11]朱欣欣.城市商品住宅小区社区归属感研究——以唯意志行动理论为视角[D].昆明:云南大学,2015.

[12]柴彦威,郭文伯.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路径[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4):466-472.

[13]高万辉,李九全.基于多元化视觉的大城市边缘社会区域社区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3,33(10):68-76,116.

[14]班茂盛,方创琳.国内城市边缘区研究进展与未来研究方向[J].城市规划学刊,2007(3):49-54

[15]夏晟.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结构与社会演变的关联[J].建筑与文化,2005,21(11):60-63.

[16]宋立新,周春山.西方城市公共空间价值问题研究进展[J].现代城市研究,2010(12):90-96.

[17]宋立新,周春山.基于公共空间价值建构的社区规划——以广州北京街3个传统社区为例[J].热带地理,2013,33(3):269-306

[18]孙秀丽,马春东,唐建.乡村住宅空间分化与社区空间重构[J].城市规划,2015,39(9):40-44.

[19]乔家君.中国乡村社区空间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0]海贝贝.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边缘区聚落空间演化研究——以郑州市为例[D].开封:河南大学,2014.

[21]姚士谋,刘可文,沈莎莎,等.新世纪大城市边缘地区发展的新理念——以长三角地区土地资源保护问题为例[J].人文地理,2011,26(4):7-10.

[22]周尚意,李新,董蓬勃.北京郊区化进程中人口分布与大中型商城布局的互动[J].经济地理,2003,23(3):333-338.

[23]樊杰,郭锐.面向“十三五”创新区域治理体系的若干重点问题[J].经济地理,2015,35(1):1-6.

[24]Pacione M. Private Profit, Public Interest and Land Use Planning—A Conflict Interpretation of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Pressure in Glasgow's Rural-urban Fringe[J]. Land Use Policy, 2013, 32: 61-77.

[25]David Ley. A Social Geography of the City[M]. Harper and Row. New York, 1989, 327-328, 132-164.

[26]N R C(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ommunity and Quality of Life: Data and Tools for Informed Decision-Making[M].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2003.

[27]Relph E. Place and Placelessness[M]. London: Pion, 1976.

[28]Gregory D. The Colonial Present: Afghanistan, Palestine, Iraq[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4.

[29]Douglas Farr. Sustainable Urbanism: Urban Design With Nature[M].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Hoboken, New Jersey, 2008: 146-147, 127-131.

[30]王兴中,刘永刚.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进展与“文化转向”以来的流派[J].人文地理,2007,22(3)3:1-6,11.

[31]高万辉,卢涛.城市娱乐场所感知空间研究[J].人文地理,2007,22(6):21-25.

[32]高万辉,王兴中.城市商娱场所“引力区”空间认知规律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8,31(5):2008.

[33]黄志宏.世界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历史演变[J].经济地理,2007,27(2):245-249.

作者简介:高万辉(1971—),男,陕西武功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社区规划、区域旅游与旅游景区开发。E-mail:gaowanhui@xisu.edu.cn。

 


 


作者: 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 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西安外国语学校 高万辉  来源: 《经济地理》2016年第9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