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
来源: 浏览量:2052 更新时间:2017-06-08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城镇化已然成为必然趋势。近几年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城乡结构转变,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因此必须研究新型的城镇化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本文首先对新型城镇化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性进行分析,随后探究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

据总理表示,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会达到60%,这代表着城乡结构已然发生历史性转变,我国城镇化水平与世界持平。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城镇化过程中,我国依然存在许多隐患,针对这一现状,国家提出遵循客观规律,开展新型城镇化的工作要求。

一、新型城镇化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性

1.新型城镇化必然性

(1)城镇化速度减慢

有研究表明,城镇化率在30%~50%时,是城镇化处于快速推进阶段的表现,而在50%~70%这一阶段,其速度将会减慢。我国自2012年开始,城镇化步入减速时期,至今其推进速度依旧呈现逐年减慢的趋势。根据推测,未来我国的年均城镇化提高幅度将会保持在0.8~1.0百分点之内。由于全国发展水平存在阶段性差异,我国中西部仍然处于加速期,东部以及东北部地区则步入减速期。

(2)城镇化转型成为质量型

现今我国城镇化整体速度与其发展质量严重不协调,呈现出速度快而质量低的现象。城镇化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现有城市更新再改造,即“再城镇化”;而另一方面则是农村地区开展城镇化建设。城市“再城镇化”,基础设施却没有与之进行配套建设完善;农村城镇化表现为对人口数量的追求片面化。在当前的时期内,我国已经从追求城镇化速度的角度转变为追求城镇化质量的角度,鉴于此,笔者认为,需要走同步发展道路,结合城乡,共享一体化进程,综合信息化、工农业现代化的城镇化道路,形成崭新的城乡关系。

(3)城镇化不完全转向完全

在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市民呈现出市民化程度较浅的特点,这表明我国城镇化尚不完全,促使其由不完全向完全转变的原因关键在市民化程度,其不仅是社会阶层的转型和过渡,还是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就地城镇化就是将现代城市的先进工作、教育、生活方式引入农村,赋予农民与市民同等的现代经济和文明权益,形成共同的政治参与意识、生活习惯以及价值观,消除心理隔阂与城乡居民的不平等性。

2.保护生态环境必然性

(1)生态环境和城镇化的关系

从多方调查和研究中都可以发现,城镇化建设必然会使其区域内的生态受到影响,而生态环境的变化又会使城镇化水平发生改变,这代表二者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的交互耦合关系。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产生胁迫效益,生态环境的恶化又会对城镇化进程产生阻碍。

城镇化主要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城镇交通扩张三方面来对生态环境产生胁迫:人口城镇化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人口密度提高,另一方面是人们消费水平的上升,人口密度提高将会给予生态环境过大的压力,而消费水平上升则会引起消费结构发生转变,从而导致人类对生态环境加大索取力度与速度,造成生态环境脆弱化;经济城镇化的胁迫效益主要表现为企业为增加经济效益而扩大占地面积,产生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现象;城镇交通扩张会导致车辆增加,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增强,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生态环境一旦恶化,就会造成居民的居住环境改变,舒适度降低,阻碍城镇化进程。不仅如此,还会导致本地的资本产生外流现象,降低投资环境的核心竞争力,使城镇化进程减慢。生态环境的恶化转变,会使得地方性灾害频发,影响城镇化进程,而这又导致环保难度加大,对城镇化的进程起到减缓的作用。

(2)城镇化中蕴含的生态特征

城镇化导致土地过度开发,绿地严重缺乏,人口密度加大,生物量比值(人与植物)飞速下降,这一比值是生态环境的质量体现。城市生态价值中,最高的部分就是园林绿地,其生态效应在现今愈发重要,其不仅是城市的生态平衡调控者,还是城市的初级生态系统生产者。绿地不仅是市容市貌的需要,更是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污染的必需品。绿植不但能够吸滤有害气体、衰减噪音,还能改善小气候、杀灭细菌以及美化环境,但是由于开发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尽可能对土地进行利用,地方政府单纯追求GDP的行为,导致城镇十分缺乏绿地面积。

在前些年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生态破坏导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就是空气污染。自2013年开始,我国各地开始出现大面积雾霾,这是因为工业废气与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严重,使得雾霾天气不断增加。经过调查研究,人们发现,一旦人体持续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中暴露,就会引发胸闷咳嗽等症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二、开展工作出现的问题

1.城镇化用地失去控制

在城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中,土地城镇化速度是其中最快的,但是由于其速度不加节制,导致用地失控,城镇在建设过程中无序蔓延,扩张盲目,侵占了众多优质耕地,而由于土地审批不严格、管理方法不当、管理力度不够,在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被大量闲置浪费,出现大片的开发区土地无人管辖,荒芜搁置,“土地危机”现象频发。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有22亿余亩耕地,但是,截止至目前为止,我国现存耕地已然不足18.5亿亩,出现明显减少的现象。

2.粗放型经济增长加重环境污染

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中,城市经济模式以资源的高开发与高消耗作为发展前提,各个产业之间毫无联系,资源的再利用效率几近于无。调查表明,我国20世纪80年代至今,GDP增长带来的经济收益几乎被环境恶化产生的负面效益低效殆尽。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在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土地资源愈发紧缺、生产中使用的化学用品对环境污染影响加剧、资源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粗放型经营导致生态系统脆弱,这些环境危机的压力使人们日渐紧张,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日渐加剧,环境资源枯竭速度日渐增高。

3.缺乏环保意识

以往人们轻视环境教育相关工作,导致现在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十分薄弱,公民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薄弱,无法正确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各级领导在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认知方面也存在着偏差。在此基础上,部分地区轻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一味重视、追求经济增长,缺乏对环保建设工作科学开展的认识,推行保护环境的措施困难重重。

4.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制度

保护生态环境,不能仅仅靠人们的自觉,必须依靠系统完善的法律法规,只有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对目前破坏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遏制。现如今,我国存在一定的相关法律,但是必须认清的是,这些法律还不够完善,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现状的变更而及时改变。我国社会在前些年受“物质驱动”进行“物化生存”,导致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物质驱动使得人们无视生态环境,为实现利益最大化而牺牲一切。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1.开展新型城镇化相关建设

在进行城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时,必须明确一点,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首先使城镇化建设与其发展规律符合,才能进行城乡统筹性发展,以节约集约和生态宜居为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走工农业与信息化同步发展的城镇化建设道路,必须科学规划新型城镇,以科学发展观为发展根据,将循环经济放在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上。

2.调整经济发展方式

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市场规律,将市场配置资源这一基础性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调整产业结构,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工业化以及信息化融合发展,对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大力扶持,将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提升,将消费潜力进行一次充分的挖掘。

3.构建合理生态环境体系制度

只有变革社会经济制度,才能实现生存向生产要素的合理转变,将生态环境合理科学的改善,实现可持续利用。优化生态环境,需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重新构建,建立新的管理规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管,设立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制度,并且加强环境监测,制定产品效能检测标准,修订完善行业规范与节能标准,制定循环经济的相关制度政策以促进其发展,建立相关指标考核制度以及评估系统。

4.加强人民群众保护环境意识

必须发动人民群众进行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开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生态环境改善,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宣传教育,对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进行详细的说明,联系媒体对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等相关行为采取曝光措施,提高社会对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认识。

四、结语

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新希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开展必须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在符合我国国情基础上实施“绿色经济”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环境建设做出更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荣宏庆.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J].现代经济探讨,2013,(8):5-9.

[2]荣宏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探析[J].改革与战略,2013,29  (9):78-82.


 


作者: 中共安顺市委党校 王俊  来源: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年第19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