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3
[摘要]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独生子女政策,该政策迅速抑制了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但也人为干预了我国人口的正常年龄结构,进而带来加速老龄化及养老系列问题。文章依据我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联合国老龄化界定标准,分析了我国养老现状,提出构建多元化养老模式,最后,针对我国国情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多元化养老模式,养老金替代率
自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来,我们欣喜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正面效应,忽略了由于出生率降低、人口寿命延长导致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1]根据联合国定义:一个地区或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该地区或该国家总人口的10%及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该地区或该国家总人口的7%及以上,该地区或国家即达到老龄化社会。1999年,国家统计局宣布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仔细分析我国第五次(2000年)、第六次(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就会发现,我国不仅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速度很快。[3]
在我国,养老问题不仅关系到上亿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还关系到数千万家庭的工作生活。因此,研究当前养老现状及养老需求,进而探讨如何构建养老模式体系解决养老问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 我国老龄人口特征
老龄化社会不是我国特有的现象,西方国家一直走在前面。不同的是,西方国家平均用了近60年时间:法国用了110余年;瑞士用了80余年;美国用了60余年;英国用了40余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用了19年。[4]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老龄人口还有其自身特点。
1.1 老龄人口数量大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人为1.6309亿,占总人口12.18%;65岁以上老人为1.1883亿,占总人口的8.87%。[3]再根据人口年龄结构分析,预计至2050年,我国老龄化步伐会逐渐加快。庞大的养老群体需要社会劳动力去赡养。以赡养比角度分析:2010年赡养比为7.96:1,即7.96个适龄劳动力赡养一个老人。我国人口老龄化及赡养比情况见下表。
1.2 老龄人口情况复杂
在世界范围内的72个老龄化国家中,36%的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CNP在10000~30000美元;我国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NP不足1000美元,也就是说,当我国经济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时,国家已经“老了”。即使到了2015年,按照世界银行标准,我国仍有近2亿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14.93%,[6]这使得我国老龄人口呈现鲜明的“中国特色”。
(1)失能老人多。到2020年,预计全国失能老人4600万人左右。失能老人需要专人全天候特殊护理。按一个专业护理员护理4个失能老人计算,截至2014年,我国需要专业养老护理员1000万人左右,而市场仅仅能够提供5万人左右。
(2)贫困老人多。由于多种原因,老龄人口同样存在未富先老。其中,农村老龄人口在他们青壮年时期没有攒下足够的养老钱。城镇老龄人口,特别是下岗工人,退休后的养老金同样不高,据统计,我国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为40%以下。数据显示:当养老金替代率在70%及以上时,退休后的生活可以基本维持在退休前的水平,替代率越低,生活水平也越低。
(3)空巢老人多。截至2010年12月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陆老龄人口的49.3%处于空巢状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老人空巢比例短期内不会有很大改观。[7]
2 我国养老现状
2.1 现有养老模式不容乐观
调查数据证明:当前,我国80%以上老人采用家庭养老模式。这是因为家庭养老有无可比拟的优点:老人安心,家人放心,养老质量相对较高。
近几十年来,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养老渐显力不从心,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民办机构养老随之出现,各自展现了不同的优势。但是总体看来,养老需求与养老现实之间有差距,养老现状堪忧。
(1)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目前,一对夫妻要抚养自己的孩子,同时负担双方的老人,即使该对夫妻与双方老人同城居住,甚至同社区居住,长此以往,也会不堪重负。如果该子女异地就业,或者老人中有失能、贫困等情况,家庭养老将会雪上加霜。所以,这种高度依赖家庭养老的局面,将面临严重危机。
(2)机构养老:一床难求与高空置率并存。2015年4月,民政部宣布截至2015年3月,我国各级各类养老机构总床位为584万张,而同期老人为2.12亿人,即平均每千名老人27.5张床,国际标准是每百名老人5张床[8],一床难求的局面我国各地都存在。另外,杭州等市引入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入住率不到15%,因为价格高昂,老年人又普遍住不起。一床难求其实难求的是合适的床。[9]
(3)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有待开发。居家养老由大连首创,是指以社区为依托,为居住在家的城镇“三无”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日托服务,“三无”即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目前,政府制定了城镇“三无”老人的养老救助制度,但力度远远不够。社区养老以家庭养老为主,老人住家里,晚上由亲属照顾,白天由社区养老机构提供日托、送餐等服务。该种方式综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是未来养老事业发展的主方向。但目前社区养老只有上海等城市在探索,短期内社区养老离大众需求尚远。[10]
2.2 养老需求现状
谈及养老需求,人们更关心有多少养老机构、多少张床等,我们可否换个角度,从老人意愿角度分析养老需求?2015年4月,《四川日报》文章《养老问题不只是几张床位》,提出我国养老问题不是多加床位就行,应正视老人的养老意愿,满足老人需求。[11]
决定老人养老意愿与需求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子女情况、居住条件、经济状况、健康程度、文化程度等。以城市为例,《2011-2015年中国养老深度研究报告》调查分析如下:[12]
(1)在生活尚能自理、经济条件尚可的情况下,女性老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但高龄女性老人愿意选择家庭养老、居家养老。
(2)有老伴或有家人同住的老人愿意家庭养老、居家养老。
(3)失能老人中,年龄越高越渴望家庭养老,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人越能接受机构养老。
(4)独居老人、贫困老人、空巢老人愿意接受机构养老。
老人的养老意愿从另外一个角度提示了构建多元化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即尊重老人养老意愿,让所有的老人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真正做到老有所养。
3 构建多元化养老模式并存体系的必要性、紧迫性、可行性
(1)构建多元化养老模式并存体系的必要性。我国老人群体的多样性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解决养老问题的前提是客观审视养老需求的多样化,既要考虑老人的经济条件、健康条件、子女情况,也要考虑对老人的精神赡养、物质赡养、医疗护理,以便利、普惠为目标。只有构建多元化养老模式并存体系,才能解决如此复杂的问题。
(2)构建多元化养老模式并存体系的紧迫性。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老龄人口过亿的国家,养老义务迫在眉睫。构建多元化养老模式体系既能解燃眉之急,又能释放未来的养老压力。
(3)构建多元化养老模式并存体系的可行性。本文观点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构建多元化养老模式并存体系。首先,政府是养老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监护者,也是构建养老模式体系的唯一核心。其次,政府有能力组织巨额财力,迅速形成强大的救助力量,能够奠定养老模式体系构建的经济基础。最后,让政府独立承担全国的养老义务是不现实的,应当在政府的主导下,让民营机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养老模式体系构建。
4 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的政策建议
4.1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构建多元化养老模式
(1)针对农村“五保”老人、城镇“三无”老人,以及特困老人,应由政府独立承担养老义务,通过福利保障模式解决其养老问题。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各农村、各城镇甚至各个社区,为他们建造老年社会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实现方式是由政府购买、公开招标。
(2)针对空巢老人、失能老人、失独老人,由政府、个人、社会共同承担养老义务,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结合个人财力解决其养老问题。操作方法是在各地构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设施,政府、个人、社会保障体系各承担一部分费用,实现方式包括政府购买、个人支付、社保划转等。
(3)针对生活部分自理、经济条件较好、子女无暇顾及的老人,建议选择较为高档的民办机构养老、生态养老等模式,实现方式包括个人支付、子女资助、社会保障划转等。国家应颁布相应政策,鼓励、扶持民间养老机构发展,同时在税收、管理方面提供支持。
(4)政府主导,在城镇居民区、村及村民组建托老所、社区养老机构或居家养老机构、社会福利院,配备基本的护理、医疗人员,保证其密集程度,养老服务全覆盖。
多元化养老模式体系,如下图所示。
4.2 增加转移支付,完善税式支出,切实扶持养老事业
养老事业是公共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家财政理当支持。为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构建养老体系,国家财政除了承担特殊老人的养老外,还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税式支出方式协助、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养老机构。
(1)转移支付。政府主导的养老机构由政府保证财力物力,民间力量设立的养老机构也应该在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采购、医疗护理人员聘任、贷款利息负担等方面享有一定的政府补贴。补贴给有需要的老人或者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由政策制定者做出客观评估。
(2)税式支出。当前养老机构的税收优惠措施有:各类养老机构都享有免征营业税待遇;小型微利养老机构减按20%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此处优惠5%);被认定为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其自用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养老机构安排残疾人员就业的,可享受一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综合以上种种,可以得出结论:当前,我国养老机构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措施还很不够,一是税收减免力度太小;二是减免范围太窄;三是强调非营利性资格,直接将民办养老机构排除在外,与当前紧迫的多元化养老需求严重不符。
多元化养老模式体系构建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是增加财政支出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就一定能办好,也必须办好。
参考文献:
[1]马建堂.中国人口增长目前为“三低”模式[EB/OL].[2011-04-28].http://money.163.com/11/0428/11/72NMBOK-200253BOH.html.
[2]蒋泽.中国老龄化社会将成常态.“未富先老”才可怕[EB/OL].[2012-12-19].http://news.sina.com.cn/c/2012-12-19/172025849673.shtml.
[3]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EB/OL].[2011-04-28].http://www.stats.gov.cn/ztjc/zdtjgz/zgrk-pc/dlcrkpc/.
[4]央视新闻网.我国发布首个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EB/OL].[2015-07-16].http://m.news.cntv.cn/2015/07/16/ARTI1437015127032414.shtml.
[5]杨燕绥.深度人口老龄化下的五大预警[J].国家治理,2014(24):23-31.
[6]李克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仍有近2亿贫困人口[EB/OL].http://news.sohu.com/20150315/n409809232.shtml.
[7]吴玉韶,郭平.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
[8]韩秉志.我国每千名老人拥有27.5张养老床位[N].经济日报.2015-04-30.
[9]杨茜,梁津铭.浙江5人中就有1个老人每百位老人抢三张养老床位[EB/OL].http://zjnews.zjol.com.cn/system/2015/04/18/020609466.shtml.
[10]潘仙华.发挥社区服务功能创新家庭养老形式[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18-20.
[11]麦萃.养老问题不只是几张床位[N].四川日报,2015-04-28.
[12]百度文库.2011-2015年中国养老深度研究报告[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xLtcyAkTmNcfdGTH-oVC4sPVTnweUCvNBTTkN8CCMIDTN9Po5ZvgTbekTXZzmT8h1CUPo7Bt-W5FJafD78KqxCNtDMUjlm-z3WHAKX_DeDvXe.
[作者简介]兰亦青,女,山东职业学院铁道运输与财经管理系副主任,教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管理学、经济学。
作者: 山东职业学院 兰亦青 来源: 《中国市场》2017年第4期
责任编辑: 齐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