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人文地理学哲学思潮的社区空间研究方法论,已从宏观因素讨论转变为基于人本为主体的微观认知研究,强调人与社会空间的和谐,其焦点已由城市功能转向空间的社会价值方面,为社区公共空间价值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城市边缘社会区域是空间剧烈变化和社会功能快速转型的城市发展敏感区,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聚焦于我国大城市边缘社区公共空间价值的共性问题,从“文化转向”以来的社区“空间性”视角,探讨新型城镇化下公共空间社会价值营造的理论。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市边缘,社区公共空间价值,地点理论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79、41301162);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E201)
从古典政治哲学的城市公共伦理观,到近代的城市功能主义,直至现代的城市实践功能,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研究,是西方发达国家人文地理学与哲学长期讨论的核心问题。自1990年代,现代人文地理学“文化转向”以来,“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运用现象学的存在主义方法揭示生活世界(life word)的(公共)空间(价值),被认为发现了人文地理学研究微区位空间变化的本质。当代人本主义哲学认为,公共空间价值是公共空间在社会实践中的价值,服务社区居民是社区公共空间的价值灵魂[1-2]。后工业化以来,从人本主义倡导的公共空间人的主体视角,研究邻里环境空间和社区公共空间的自然与社会价值,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社区空间建构的核心内容[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大城市更是发生了重大的飞跃发展,城市形态普遍以组团结构向外围摊大饼式快速扩张,以至于卫星城的形成,城市地域的社区类型及其公共空间构成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已是不争的事实,颠覆了我国原有城市社区构成与公共空间价值[4-5]。城市边缘社区在人口、消费、经济和社会的结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6],社区空间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历史性巨变,映射出城市边缘社区空间价值遭遇到了结构性困境。城市(社会)地理学界对此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社区资源公正配置[7-8]、社区归属与认同[9-11]和社区发展与服务[12-14]等方面,并取得了较多的学术成果,这些研究着重从城市全局视野,深刻揭示了我国大城市及边缘社区空间功能的矛盾与问题。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构成是社区居民生活的“容器”,是居民相互交往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以及社会实践的场所,也是承载社区独特文化精神的重要场所和流动性社会经济网络的主要空间连接点,具有社会和自然双重属性,其核心内涵就是公共价值和利益[15-17]。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来,城市社区研究更加注重社区空间价值为核心的功能内聚性和紧凑性,社区空间研究转向人本理念的社区空间价值与基于行为的社区公共空间形成规律研究,并逐渐聚焦于提高社区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社区公共空间(服务)价值研究[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城市边缘社会区域涌现了大量新的社区,传统乡村社会空间渐渐远去,城市社区空间成为主流,本文研究其社区的公共空间价值具有深远意义。
1 城市边缘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的价值演变
城市边缘社会区域经历了由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变,乡村社会生产生活方式过渡为城市生产生活方式,两者对公共空间的价值追求和功能构建理念存在巨大差异。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转型,城市居民对社区公共空间的“人本价值”认知构成正在改变,对应地出现了社区公共空间构建的理念转向。城乡空间认知差异与空间的文化转型,是重构我国城市边缘社区公共空间价值研究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新型城镇化战略下,我国大城市边缘社区公共空间研究要更加注重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社会关系、地方情感等空间的社会价值转变。
1.1 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的价值理念演变
1.1.1 社区公共空间的价值追求演变
传统农耕乡村社会区域空间以均质化的居住空间为主,与农业生产和田园生活密切相关[18]。居民对社区公共空间的价值存在主要表现为街巷、祠堂、庙宇和戏楼等,追求以族群为纽带的礼俗文化价值观念。在由传统农耕社会转变为现代乡村社会过程中,乡村社会区域自然村式的单一性社区空间转变为多样态的现代乡村社区空间[19],公共空间的价值追求受复杂化的内部激发和社会分层的外部驱使,加速了现代乡村社区公共空间价值需求的分化,公园、广场、书屋和社区中心等成为现代乡村社区新增的公共空间。尽管乡村社区公共空间有诸多的演进式变化,但仍未摆脱乡村社会的礼俗与道义文化价值理念核心。
1990年代,我国大城市边缘逐渐进入粗放型加速外延扩展时期,位于城市边缘社会区域的乡村社区,具有空间、经济、社会特征的过渡性,这种过渡性的存在导致城市边缘社区具有混合性和公共空间价值的多样性[20]。由于城市扩张对(现代)乡村社区发展的影响与带动,城市边缘乡村社区水平与垂直空间加速变形,以至于突变为城市社区。在市场力量作用下,城市边缘社区公共空间营造,演变为运动空间、社区公园、步行街、RBD、滨水空间、商业综合体等多样化消费空间,充分体现了公共空间的经济利益价值最大化理念。
1.1.2 社区公共空间价值的多样性演变
大城市边缘社会区域社区公共空间价值追求的演变,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社区的社会结构变化,其居民构成由均质性分化为多元化(产业)身份的现代居民[16,18]。不同类型身份居民在产业内容、行动意愿、空间认知等方面的差异,引发了公共空间功能价值判断倾向的异化,并直接影响着社区公共空间环境与功能的营造。
边缘区域城市社区的公共空间价值有别于城市腹地的乡村社区,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些乡村社区的动态性[13,20-21]。城市边缘乡村社区转变为城市社区后,相对于乡村腹地社会区域所拥有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其与城市中心联系的紧密性特征,社区的公共空间除体现自身群体的价值需求外,还表现出部分公共空间满足城市内部居民的价值需要,促使其在类型、特征、格局等方面具有“多元”空间价值特性。
1.1.3 社区公共空间的价值结构体系演变
在价值情感认同方面,传统乡村社区空间结构基于亲缘、族缘关系,空间上紧密相连,具有融洽的邻里关系。其社区公共空间的价值结构体系围绕共同的习俗、伦理、传统和文化[22-23],是乡村社区社会关系连接的核心纽带,组织着社区的空间架构,并往往成为乡村社区的标志性空间。然而,在城市化过程中,位于城市边缘的乡村社区公共空间及其价值体系结构逐渐被改变。
城市边缘社会区域在城市文明的剧烈冲击下,城乡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碰撞冲突。其空间功能、社会特征、人口属性、经济特点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梯度变化特征,乡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交错分布。乡村社区受城市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主体的市场意识、科技意识、法制意识在萌动中生成,乡村性的公共空间价值逐渐被瓦解。并存于城市边缘的高档门禁社区、拆迁安置社区、城中村、工业区、仓贮区等类型多样的社区类型,其社区公共空间服务于价值认同“同质化”的居民,并引发“社会过滤”,切断了地方的“时—空”价值联系,并显露出平等、法制、民主等价值理念,城市边缘社会区域的空间价值呈现出复杂的结构体系。
1.2 社区公共空间的价值困境
1.2.1 社区公共空间价值的掩埋
显而易见,大城市边缘社区空间被剥夺或侵占而导致其公共空间的价值“丧失”较为普遍。GDP导向下的城市发展模式,促使市场力量过度渗透到社区公共空间领域。一是城市高收入人群向城市边缘区的涌入,造成私人价值空间取代公众价值空间,社区应有的公共空间价值泯灭;二是在城市经济与利益驱动下,各类城市社区低成本无序蔓延建设,其社区同质性公共空间被强大的“消费”文化冲击,沉淀已久的彰显自身文化个性和人文精神的价值空间逐渐失去,这也是社区公共空间价值丧失和被转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社区发展与社区公共空间的“脱钩”,掩埋了社区的公共价值,违背了城市社会与人本空间发展的规律。
1.2.2 营造社区公共空间价值的观念淡薄
“社会—文化”转型以来的社会地理学认为,“社会空间结构系统”的构建要重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注重社会结构调整居民空间行为的“社会空间结构与空间过程”;二是注重调整社会空间结构关系的“社会行为模式与社会空间结构”[25]。城市边缘社区建设既要重视社区住房质量,更要注重社区社会空间结构系统中能体现“小康社区”的公共空间价值体系营造。
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占比还没有明确的规范性要求,已有的城市规划规范对社区相关设施、服务、休闲以及消费等公共空间的要求未能及时修订,相关规范缺乏人本理念的区位“社会时—空”价值的时代需要,特别是城市边缘社区公共空间各项内容的人均配比指标,忽视了社区公共空间具有“社会空间结构体系”的核心价值。
2 城市边缘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的价值理念本质
社区是城市社会区域的基本构成单元,是一个具有多样化价值与意义的地方(点)。自1990年代,现代人文地理学哲学思潮的前沿认为,城市社区空间包含“存在空间”人本主义功能价值的各类生活场所,“文化转型”以来的“地点理论”是解构与重构社区“存在空间”场所价值的核心理论[13,26]。
Relph认为“地点”(place),指人或物在地理空间所占有的部分,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27]。地点理论从居民的感觉、心理、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等角度认识人与地点的关系,而社区居民对“地点”具有共同生活要求、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就是居民对社区赋予地点的共同价值。
2.1 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的价值理念
19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和“经济全球化”改变了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和空间价值体系[28]。城市社会地理学界认为,城市化不仅仅是经济现象,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现象,社会经济精英主导的文化与空间被“后现代思潮”倡导者所质疑,“自由”、“自愿”和“平等”为理念的人地关系价值观成为“文化与空间”重构的关键力量,至今已形成了“文化转向”引领的区域、地点和环境空间结构研究的诸多方向。
2.1.1 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的价值理念本源
人文地理学对于空间和地方的解释经历了从“实证主义”到“激进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三个渐次深化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人文地理学家对空间价值的认识在辩白中逐渐清晰,城市社区不仅仅是一个几何空间,而是包括人与地、人与人等多种复杂的关系,社区公共空间的构成是以居民为中心且具有意义和价值的系统,该系统所包含的多种关系的公共空间营造,来源于以居民为主体的“意向性”,表现为居民对公共空间期望的意义和价值判断。因此,社区公共空间结构营造体现人地关系的人的本质,表达的是社区居民结构与社区公共空间“文化价值意向”之间的“耦合”。
作者: 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 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西安外国语学校 高万辉 来源: 《经济地理》201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