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国内农民工创业问题研究动态与展望(下)
来源: 浏览量:2097 更新时间:2017-06-08

2.加强创业服务,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我国创业的“门槛”仍然较高,创业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应当从创业服务观念、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上改善创业服务,以此让更多的农民工成为创业者[17]。应当利用各类资源,联合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机构、企业等其他组织,建立起农民工创业指导中心、创业协会等服务机构,从而构建多方参与的与农民工创业有关的服务网络体系[2]。政府部门在贷款利率、贷款额度、贷款审批制度上予以农民工优惠,为农民工创业提供优良的融资环境[2]。此外,还要在行政制度上加强对农民工创业的保障,进一步完善对农民工创业的金融财政扶持政策,降低其创业成本,鼓励农民工投入到创业中来[5]。加大投入,建设城镇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便利条件,并积极创建“工业园”等创业的场所,不断使农民工创业条件得到改善[2]。黄兆信提出应当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创业信息咨询的服务机制,便于农民工对创业行业、资源、政策的及时了解,流入城镇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登记,掌握农民工的创业意愿和需求[14]

三、农民工创业问题研究评述与展望

对农民工创业问题进行研究,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符合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新型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国内的学者们对农民工创业的研究既丰富了创业研究理论,也为政策制定提供了指导。但与我国目前农民工的创业热潮和重要性相比,已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于更多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加以补充和完善。

(一)研究理论的偏向问题

国内学者普遍运用社会学、人口学等学科的方法和理论对农民工创业问题进行研究,很好地把握了农民工创业者的人口特征及其对城镇社会的影响,但农民工创业行为是一种理性人的经济行为,必然会受到资本、市场等因素的制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行业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地区的经济结构、消费结构等等。而已有研究极少运用规范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农民工创业活动进行分析,从而难以从微观上把握农民工的个体创业行为,也易忽视农民工创业在市场经济运行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随着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升,农民工与城镇居民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大规模的农民工创业必将会对城镇经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农民工创业是整个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融入到农民工创业问题研究中来,创新研究方式,扩充研究内容。

(二)创业模式的归纳问题

对创业模式的总结和归纳,学者们大多还是以借鉴国外创业模式类型为基础,主要将其分为机会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两大类,划分方式也比较单一,对于农民工创业群体来说太过宽泛,针对性不强。国外的创业理论可以说是研究我国农民工创业的理论基石,但国外并没有产生大规模的农民工群体,其理论不是在研究农民工群体时产生,也没有在研究农民工创业上深入发展,属于一般性创业理论研究。应当加强对我国农民工创业问题的实证调查研究,定量分析农民工创业行为,划分农民工创业模式类型,实现我国农民工创业研究的创新。

(三)研究方法的全面性问题

学者们趋向于区别对待返乡农民工创业者和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者,这两类农民工是当前中国农民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口特征、受教育程度、创业意愿和动机均有所不同,进行分类研究,有利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全面了解我国农民工创业。但整体性研究和比较性研究较为缺乏,对不同年龄层次农民工创业行为进行比较研究,不仅能很好把握不同创业群体的差异性,更能分析我国农民工创业的过去和现在,从而了解农民工创业历程的发展轨迹和趋势,才能把握当前我国农民工创业的整体现状。此外,已有研究成果基本忽略了性别对创业的影响或仅将性别作为背景变量进行简单的描述统计,而农民工由于性别的不同,其受教育程度、技能水平、身体素质、心理承受能力等各项素质都存在显著的差异,面临的创业环境和困难也不尽相同,这会对农民工的创业动机、创业意愿、创业领域的选择及由此形成的创业模式产生重要影响。由此,可以尝试从年龄、性别、素质等背景因素入手对农民工创业问题进行专项研究,探讨个体特征对农民工创业的影响路径,从而充实和创新农民工创业研究。

(四)创业对策研究的层次问题

对农民工创业的对策建议多是从宏观政策的视角,这能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指导和意见,也能够鼓励更多农民工创业,为其创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微观层次的对策建议相对缺乏,对每个农民工创业者的指导性不强,应该在尊重农民工个体特质差异性的基础上,比较其创业模式和路径的差异性,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潜在的创业者和正在创业的农民工提供参考。此外,研究普遍认为,女性农民工与男性农民工相比存在明显弱势,但随着现代社会中女性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农民工创业有利于推动城镇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不能忽视女性农民工创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作用,因而也需鼓励女性农民工创业,并为其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四、结语

农民工创业对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发展新型城镇化,推动现代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发现,研究者们对农民工创业展开了广泛研究,但研究起步较晚,还处于不断发展阶段。由此,本文认为未来对农民工创业的研究还可以从理论上、内容上、方法上做出努力,以丰富和完善对农民工创业的研究,更好地为相关部门制定扶持政策以及农民工创业本身提供参考和指导。首先,可以适当对发展较为成熟的一般性的创业理论和观点进行借鉴并加以延伸,不断深化和扩展研究内容,丰富农民工创业理论。其次,拓展和深化微观和宏观层面的研究。微观层面来看,农民工创业者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不同性别、年龄、素质的个体在心理动机层面不一,对创业机会的把握和创业过程也会有所不同,从而进一步影响创业对家庭收入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宏观层面来看,农民工创业需要结合城镇化、市民化、居民消费等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专项研究。最后,有关农民工的统计数据尤其是其创业的数据官方统计较少,需要研究者们对我国农民工创业群体进行实证调查研究,获取更多现实数据资料,从而创新研究视角和内容,促进研究方法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周勇,齐建国,隆云滔.新常态下的创业创新及其路径分析[J].学术研究,2015(8):72-76+159-160.

[2]李长峰,庄晋财.农民工创业初期行业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14(1):109-113.

[3]石智雷,谭宇,吴海涛.返乡农民工创业行为与创业意愿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0(5):25-37+47.

[4]朱红根.外部环境与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1145个农民工样本调查数据[J].经济问题探索,2011(6):59-64.

[5]程广帅,谭宇.返乡农民工创业决策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119-125.

[6]汪三贵,刘湘琳,史识洁,应雄巍.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0(12):4-10.

[7]李丽群,胡明文,黄大星.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的社会经济效应[A].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USA. 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TechnologyandScientificManagement(Volume 2)[C].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USA:,2010,4:1020-1023.

[8]邓婉婷,岳胜男,沙小晃.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向调查实践报告[J].学理论,2011(18):107-112.

[9]刘美玉,李哲.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模式的选择与路径优化[J].财经问题研究,2013(6):95-100.

[10]邓俊淼.农民工创业环境管理研究[J].农业经济,2010(4):86-89.

[11]赵浩兴.农民工创业地点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沿海地区的实证调研[J].中国人口科学,2012(2):103-110+112.

[12]张秀娥,孙中博,韦韬.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经济学思考[J].学习与探索,2014(12):117-121.

[13]张敏.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模式的选择与路径优化分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75-76+82.

[14]郭军盈.我国农民创业的区域差异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6):70-74.

[15]黄兆信,吴新慧,钟卫东.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多个城市的实证调查[J].江西社会科学,2012(9):231-235.

[16]闫芄燕,魏凤.西部返乡农民工创业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7):196-198.

[17]辜胜阻,武兢.扶持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对策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09(3):2-12+111.

作者简介:吴石英(1989—),女,湖南临澧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经济学。

作者: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吴石英  来源: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