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评价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下)
来源: 浏览量:1992 更新时间:2017-06-08

(2)公因子评价值分析

在公因子评价值中,F2旅游标识解说服务>F3旅游信息宣传服务>F4旅游网络信息服务>F1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由此可见,在宁波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作为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基础性的“标识系统”“宣传工程”建设成果较为显著,游客在此方面的体验性、应用性较强,而作为近几年着重倡导建设的网络和资讯宣传服务、智能化旅游信息咨询、互动平台以及其他的咨询平台建设和运行仍需不断改进和提升。

(3)重要性-感知价值分析

以准则层权重为横坐标,以准则层评价值为纵坐标,横坐标取权重平均值0.25为中间值,纵坐标取总评值4.0693为中间值,建立重要性-感知价值四分图,具体如图2所示。

F1(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位于第四象限,其分值对总评分影响较大,但其实际分值较低,是整个体系中建设较为薄弱且需要重点关注、改进的环节;F2(旅游标识解说服务)位于纵坐标轴上端,其分值对总评分影响居中,且其实际分值略高于总评分,是体系中建设较为成熟部分,需要继续夯实发展;F3(旅游信息宣传服务)位于第二象限,其分值虽然对总评分影响略小,但其实际分值略高于总评分,是体系中锦上添花部分,需要加以保持;F4(旅游网络信息服务)位于第三象限,其分值对总评分影响略小,且其实际分值低于总评分,虽然影响力不占主导,但长此以往会形成刻板印象,影响整体建设水平,所以仍需加以改进。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多渠道信息咨询及推送服务,提升游客信息获取便利性

在城市交通集散地、景区、休闲场所设置恰当比例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做好自由行游客的旅游信息咨询解说工作;在景区、公共休闲场所以及旅游集散地广泛设置旅游信息触摸屏,及时更新旅游景点、休闲活动资讯并设置相应的标识系统,方便游客充分使用设施并自行查询了解旅游资讯;在城市公共休闲场所、交通站点有效设置和应用旅游信息亭,提供24小时滚动式信息推送及由景区介绍、旅游商务、旅游咨询和城市公共信息资讯共同组成的自助服务终端;在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点合理设置旅游地图指南信息平台,并确保资讯更新及时性和准确性。

加强政府支持力度,政府可与通信运营商合作,深化宁波城市旅游资讯平台建设,可将旅游服务电话、问讯电话以及其他辅助热线电话号码以移动短信方式捆绑式推送,使得每位来宁波的游客可自动接收资讯,为其出游提供方便。

(二)统一规划和整合旅游网站信息,打造个性化旅游网络资讯平台

旅游政务网站及企业门户网站均存在着资讯更新不及时、景点介绍千篇一律且简单平面化的弊端。可统一规划和整合政务及企业网站中相关旅游资讯查询、推送服务的差异化功能及涉及领域;借鉴国外旅游网站视听说一体化页面推介模式;也可通过在景点、公共休闲场所标识相关网站链接地址及二维码扫码或手机短信推送模式,使游客随时获取景点动态介绍及活动资讯,提升网络信息推送及应用的主动性、及时性、高效性。

(三)增强旅游信息宣传推介力度,多方位营造旅游资讯获取环境

很多来宁波旅游的外地受访游客均表示,宁波城市营销推介力度有待加强;未到宁波之前,对这个城市了解甚少,获取资讯渠道较少;但到了宁波之后,便会真正感受到宁波城市及其旅游产品的魅力。说明宁波旅游产业及城市营销的渠道需拓展,力度需提升。国外在此方面有丰富经验,如英国在城市交通枢纽、酒店、景区均免费提供至少上百种的旅游单页或折页信息,内容涉及旅游各方面;在澳大利亚,酒店、公共交通工具、休闲场所及景点均提供宣传手册,且内容颇具个性化,旅游活动丰富多彩,旅游资讯及时有效。宁波可借鉴这些国家成功经验,增强旅游信息宣传渠道的广度和深度,并提供个性化、人文化的宣传产品。

(四)巩固旅游标识服务建设水平,加强自助解说服务系统开发及应用

继续巩固宁波在城市公共标识及景区标识服务方面的已有成绩,并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标识系统建设。增强城市环境资讯、交通道路拥堵讯息、景区客流量等动态信息发布及更新的即时性,做好景区限流及预警信息发布。开发景区自助导游服务系统,游客可扫二维码获取景区公众号,并通过公众平台获取视听说一体化的自助导览服务,也可采用如北京故宫景区所使用的自助导游讲解系统并配备多国语言服务,提升游客景区游览的自主性及品质保证。

参考文献:

[1]Grotenhuis,Jan-willen,Wieqman,et al. The desired quality of integrated multimodal travel information in public transport:customer needs for time and effort savings[J]. Transport policy,2007,14(1):27-38.

[2]Racherla,Pradeep. Factors influencing consumers' trust perceptions of online product reviews:a study of the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online product review systems[D].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2008:152.

[3]Karl W Wober. Information supply in tourism management by marketing decision support system[J]. Tourism Management,2003(24):241-255.

[4]Enrique Ortega,Beatriz Rodriguez. Information at tourism destinations. Importance and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tourist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7(60):146-152.

[5]Sheldon. Destination information system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3,20(4):633-649.

[6]Arno Ebner. TIS Tourism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he Tyrol[J].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in Tourism,1994:35-42.

[7]Eriksson Owen,Akerbolm Leif. Tourism Information Systems Based on Trail Network Information[C]//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Tourism: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Helsinki,2003,21(11):1138-1141.

[8]Chen Ye. Web GIS intelligent traveling guidance system based on Google Maps API:A model for Washington D. C. Metro system[D]. Ann Arbor,Mich:Binghamton University,2011:168-172.

[9]Sheldon. Tourism information technology[M]. Wallingford UK:CAB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1997:182.

[10]Varun Singh,Praveen Kumar. Web-Based 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J].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2010,136(9):836-845.

[11]吴露岚,黄燕玲.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2):103-107.

[12]谷艳艳.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与质量评价——以上海市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12.

[13]李爽,李建中.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以厦门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7):652-654.

[14]乔海燕.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游客满意度——基于自助游游客的调查[J].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2015(5):26-80.

[15]鲁澎,唐鸣镝,郑杨,等.北京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探讨[J]. 北京社会科学,2007(2):65-70.

[16]林涛.上海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及其免费信息调查研究:游客视角[J].旅游学刊,2007(4):88-91.

[17]乔玮.手机旅游信息服务初探[J].旅游科学,2006(3):67-71.

[18]韩玉良,徐鸿珂,杨育敏.北京市旅游咨询中心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30-37.

[19]任伊铭,路紫,张哲.石家庄市旅游网站智能化评估分析[J].商业研究,2007(3):30-37.

[20]潘虹.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评价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3:33-35.

[21]李翔.基于游客需求的福建省旅游公共服务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23-26.

[22]张苗.云南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4:38-42.

作者简介:徐春红(1978-),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

作者: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工商学院 徐春红  来源: 《旅游研究》2016年第04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