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一带一路”视阈下兰州智慧旅游建设研究(下)
来源: 浏览量:3200 更新时间:2017-06-08

(二)兰州智慧旅游建设整体思路

在正确认识智慧旅游的基础上,把智慧旅游工作和相关建设项目纳入兰州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项目,协调土地、工商、交通、公安等相关部门及各县区,整合各类优质资源要素,从政策、资金、人员、技术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长期配合,保障智慧旅游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受益面应基于“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兼顾平衡”的原则,在资金、技术、经验还不完全成熟的条件下,可考虑从个别的旅游景区开始,逐渐渗透到所有景区和星级酒店、旅行社和旅游交通等旅游服务企业,整合相关信息数据,建立智慧旅游云数据中心、景区客流动态监测系统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地域上可从兰州市核心城区开始,逐渐渗透到其它区县,结合“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分步实施,运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政府、旅游企业、旅游地、游客的信息共享和互动衔接,使智慧旅游不仅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和中小旅游企业服务等领域实现质的飞跃,还能为旅游市场开拓、旅游资源开发和开展旅游相关研究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三)智慧旅游技术支撑系统

1.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旅游,滋生了丰富的海量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整合分析,可以发现新的需求,创造新的价值。云计算所体现的是旅游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共享与充分利用,它是一种资源优化的集约性智慧。智慧旅游的云计算将海量信息整合并存放于数据中心,形成“旅游云计算平台”,然后构建可供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获取、存储、交换、查询的旅游信息的“智慧旅游云服务平台”,使客户通过适当的互联网接入设备与标准的浏览器就能够访问旅游综合数据中心,检索所需要的旅游供给信息及旅游需求信息。2016年9月,“智慧兰州时空信息云平台项目设计”已通过专家评审。若在“智慧兰州时空信息云平台”中嵌入“兰州旅游云计算服务平台”,可使旅游打破传统的组织界限,从而实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和游客之间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这样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旅游政务管理效率,还对提高旅游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和市场决策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2.物联网技术。智慧旅游中的物联网是互联网旅游应用的拓展以及包括泛在网在内的旅游应用形式,物联网的体系构架由感知层(包括传感设备、识别技术)、传输层(如无线通信技术、广域网技术、网关技术等)和应用层(包括云计算、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与分析、人工智能)组成。物联网技术突破了互联网应用“在线”局限,将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线上旅游”融合为“线上线下旅游”。若将物联网技术嵌入兰州智慧旅游系统,通过物联网中的EPC技术(电子产品编码)、RFID技术(射频技术)、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M2M(机器对机器)等技术,不仅实现便捷的“一卡通”服务、智能导游服务,还可以实现旅游景区旅游设施和旅游环境的安全监测和维护保养[6]。

3.移动网络和通信技术。兰州市实施智慧旅游战略,应依据目前掌握的技术资源,选择性地将移动网络和移动通讯技术中的NFC(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无线电通讯网络技术、定位技术(包括GPS定位、基站定位、WiFi定位、二维码定位、RFID定位、LBS定位等)和4G移动通讯技术等运用于智慧旅游,可为游客提供便捷旅游付费服务和救援服务,同时还有助于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旅游企业进行游客来源地统计分析、旅游景区客流监控。通过移动网络和通讯技术,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和提供更为快捷的旅游服务提供保障。

4.人工智能技术。要实现海量数据、云计算服务平台和用户交互性对接,除了物联网、移动网络和通信技术外,还可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运用计算机软硬件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感知信息,分析信息,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合理的分配,使其能够在旅游服务及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兰州智慧旅游建设,就目前条件,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等,并将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于旅游决策、景区安全防范、旅游咨询服务平台、旅游规划、酒店管理和旅游交通运输管理等领域,使旅游迈人便捷、安全的快车道。

(四)智慧旅游标准化体系的建设

旅游产业发展离不开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智慧旅游标准化体系的好坏关系到评价质量的高低。我国已经成立的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为国家级旅游标准化专业机构,为有效推进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颁布的《旅游业标准体系表》涵盖了18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此外,地方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旅游行业标准,已颁布的地方性标准达100多项。然而,作为国家层面的智慧旅游标准体系目前仅限于中国智慧旅游研究会编制的《中国智慧旅游城市(镇)建设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绿皮书”方式发布,为智慧旅游标准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但其应用范围和领域还需进一步论证[7]。

兰州智慧旅游建设,应结合2014年业已出炉的《兰州市智慧旅游工作实施方案》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系,包括旅游地网站标准体系、虚拟旅游标准体系、智慧景区标准体系、智慧旅行社标准体系、智慧酒店标准体系、智慧旅游云服务平台标准体系、智慧旅游营销标准体系、移动终端标准体系和应急指挥平台标准体系等。此外还应建立智慧旅游评价体系,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张凌云教授认为,智慧旅游评价体系建立应包含资源配置层评价、数据采集与处理层评价、业务应用层评价和客户感知层评价四个层次。只有从智慧旅游分系统评价逐渐拓展延伸到智慧旅游总体评价,智慧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各层面各项工作才有章可循,有理可据,才能切实保障智慧旅游健康稳定发展。

(五)智慧城市与智慧旅游产业联盟建设

兰州智慧城市与智慧旅游产业联盟建设,可考虑突破行政区界线,整合相关社会资源,形成资源共享、网络共建的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格局,有助于吸纳其他区域、行业和部门智慧旅游建设的成熟经验,推动兰州智慧旅游建设有序而高效地运行。兰州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旅游城市,在地域上,可优先考虑同洛阳、西安、乌鲁木齐、西宁和银川等城市合作,构建一级智慧旅游合作联盟,然后不断延伸合作范围,逐渐渗透到天水、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宝鸡、平凉等次一级区域,形成二级智慧旅游合作联盟;在产业联盟建设领域,先从智慧酒店联盟或智慧景区联盟为切入点,不断深化合作领域,形成囊括食住行游购娱等综合型的智慧旅游产业联盟。

(六)兰州智慧旅游保障体系建设

智慧旅游建设应明确运用主体。一般而言,智慧旅游运用主体除了旅游者、政府、企业外,还包括旅游地居民。所以智慧旅游顶层设计应着眼于构建运营框架、完善政策保障和运营模式、设定标准体系,而推广可以从底层的解决方案人手[8]。

智慧旅游建设最终要落实到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中,建立责权明确、分工合理的组织机构,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因此应本着智慧旅游建设对组织管理的要求,构建符合智慧旅游运营模式的扁平化、项目化的组织结构体系。就保障实施层面而言,兰州智慧旅游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因为智慧旅游建设迫切需要一支既懂旅游又精通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队伍。在人才储备方面,兰州应本着引进、培养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探索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使智慧旅游人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能满足智慧旅游建设的要求。而就智慧旅游人才队伍培训工作而言,一方面应积极组织开展面向旅游企业的智慧旅游行业培训,提高旅游企业的智慧旅游应用水平;另一方面,相关科研院所可开展专门的智慧旅游学术研究和推广,旅游高等院校,应普及智慧旅游技术教育,必要时在专业设置、培养计划和课程建设中渗透智慧旅游的理念、技术及方法。只有通过建立系列的人才引进、培训机制,才能为兰州智慧旅游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另外,智慧旅游是以现代信息产业为基础的,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兰州智慧旅游不得不考虑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可建立以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部分)为单位,构建独立运营的信息安全组织和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制度法规建设,加强信息安全技术队伍,设定技术标准,加强综合监管,从而提升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游客、旅游地居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确保智慧旅游各子系统健康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黄思思,2014.国内智慧旅游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97-101.

[2]王新兵.“互联网+”:时代智慧旅游的创新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5-09-28.

[3]付业勤,郑向敏,2013.我国智慧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开发研究(4):62-65.

[4]陈丽军,王庆,汪季石,2013.我国智慧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讨[J].生态经济(学术版)(2):296-299.

[5]杜鹏,杨蕾,2013.智慧旅游系统建设体系与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3):44-49.

[6]张凌云,2012.智慧旅游: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化公共服务时代的来临[J].旅游学刊(2):3-5.

[7]吴茂英,黄克己,2014.智慧旅游:网络志评析:智慧旅游时代的应用与创新[J].旅游学刊(12):66-74.

[8]金振江,宗凯,严臻,等.智慧旅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27-36.

作者简介:李金峰(1976-),男,甘肃陇南人,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规划;时书霞(1976-),女,甘肃白银人,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汪胜兰(1987-),女,湖北襄樊人,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作者: 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 李金峰 时书霞 汪胜兰  来源: 《生产力研究》2017年第3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