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广东省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与评价
来源: 浏览量:2119 更新时间:2017-06-08

摘要:本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构建了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并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深入剖析广东省21个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得出的结论是珠三角6市(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和惠州)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显著优于其他各市,且各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不一。最后提出推进广东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实行差异化的城市发展战略,二是提升城乡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一、引言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由来已久,这种城乡分割的状态使得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各种矛盾逐一显现,矛盾的根源在于城乡之间的不平等。为了缩小甚至消灭这种不平等,党的十八大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针,并首次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而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障碍不仅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还要依托新型城镇化发展。2014年,国家制定并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规划》中提出:“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由此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乡融合一体发展为本质要求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城乡一体化发展又能提高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因此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任何不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模式都是偏离初衷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不符。只有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同步促进,协调发展,才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

二、广东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证分析

(一)广东省21个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各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以致于城乡一体化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通过SPSS软件对广东省21个市的相关原始数据进行无纲量化后聚类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首先,可以把21个城市分为两个集群,即广州和深圳为一类,其他城市为一类;其次,可以分为三个集群,即广州为一类,深圳为一类,剩下的城市为一类。每一类都代表着不同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二)广东省21个市城乡一体化水平主成分分析

1.城乡一体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乡一体化涉及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关系复杂,只选用一个或几个指标不能够全面反映真实的社会经济关系,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构建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全面系统地对广东21个市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评价。目前国内对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的构成并无统一标准,杨荣南(1997)将其分为五个方面,即城乡经济融合度、城乡人口融合度、城乡空间融合度、城乡生活融合度和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度。汪婷(2014)认为指标应该包括目标、准则和指标三层,其中准则层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刘国斌(2016)则将准则层包括经济、社会、人口。张国平(2014)认为应该分为目标层、因素层和指标层,其中因素层包括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生活一体化和生态环境一体化四个方面。

依据构建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数据收集的可靠性,易得性和可实现性原则,本文参考张国平(2014)的研究,并结合广东21个市的实际情况调整指标层为:经济一体化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城镇化率;生活一体化指标包括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和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比;社会一体化指标包括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员人数和小学升学率;生态环境一体化指标有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2.广东省21个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

首先对相关数据进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以检验数据是否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因子,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211.413,相应的概率P值接近0。概率P值小于0.05,应拒绝原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之间有显著差异。同时,KMO值为0.571>0.5,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在确定相关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后,利用SPSS软件继续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旨在利用降维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上表可知,第1个因子的特征为4.627,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42.062%,累计方差贡献率为42.062%;第2个因子的特征为1.876,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17.054%,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9.117%;其余数据含义类似。在初始解中提取了11个因子,因此原有变量的总方差均被解释。

关于主成分的提取,根据图1可以看到,横坐标为因子数目,纵坐标为特征值。第1个因子的特征值很高,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率最大;第2、3、4个因子的特征值较高,均大于一;从第5个因子开始,特征值均小于一,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率很小。因此提取4个因子作为主成分较为合适。表3也印证了提取4个因子是最为合适的。



从表4的因子综合得分及排名可以知道:首先,深圳市得分最高,排名第一。其次,广州得分排名第二,与第一名的深圳得分差距较大,这与前面的聚类分析结果一致,这两个城市排名前二,可以归为一个集群,但是由于彼此间分数差距较大,亦可单独为一个集群。第三,东莞、佛山、中山和惠州紧随广州之后,前6个城市城乡一体化水平较高最后,排名靠后的城市有潮州、阳江、揭阳和汕尾。这4个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最低,它们分别属于粤东和粤西的城市。

总体而言,珠三角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均优于粤东、粤西和粤北。而粤东、粤西和粤北的城市彼此间差异较大,这与每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有关。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排位较后的城市都在粤东和粤西,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应更加重视“两翼”的发展。

三、推进广东省21个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实行差异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寻找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的城市拥有着不同的自然条件、资源环境、地域文化和发展基础,因此城乡一体化的路径模式也应具有明显差异,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差异性,才凸显出各自的特色,构建出多元化发展的城市群。

一是依托珠三角现有的优势条件,把珠三角打造成以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为中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利用区域中心城市强大的集聚和服务带动能力,推动城市间各要素充分、自由流动,加快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同时应注重珠三角城市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努力打造出优美舒适的宜居环境。深圳、珠海比邻香港和澳门,应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加强与港澳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高科技信息产业、金融、贸易和服务业的发展,提升珠三角城市群的国际化发展水平。

二是粤东西北地区要挖掘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粤东的汕头市是中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也是中国唯一市区有内海的城市。它史称“粤东之门户,华南之要冲”,是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拥有如此优越的港口条件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应该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因此,可以致力把粤东建设为国家海洋产业集聚区、临港工业基地。不仅如此,汕头还是许多海外侨胞的故居。他们虽然身在异乡,却对浓厚的潮汕文化难以忘怀。因此,可以借助海外侨胞的力量,共建潮汕文化之都,以“文化+旅游”的模式吸引海内外游客观光,带动区域经济增长。通过发挥汕头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潮州、揭阳和汕尾的发展,缩小城市间的发展差距。粤西的自然条件与粤东相似,同样拥有着狭长的海岸线,天然的港湾、广阔的浅海滩涂、充足的阳光和雨水、品种繁多的海洋生物,因此可以打造蓝色海洋经济圈;同时利用地理位置优势,顺应“一带一路”发展潮流,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临海工业、港口运输、滨海旅游、海洋渔业等产业。粤北的清远市有奇特的高山峡谷、湍急的河流湖泊、神秘的原始森林、垂直的溶洞和天然温泉等景观,旅游资源丰富,素有“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龙舟之乡”、“中国漂流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美誉,可以打造为生态旅游城市。韶关市是个老工业基地,早年因为国家政策向沿海地区倾斜导致人才流失、投资和资源均被珠三角地区吸走而逐渐没落,脱离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因此,应当好好利用它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基础,重点发展钢铁、有色金属、机械装备、制药、烟草、玩具等产业。不仅如此,韶关市“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和特殊气候使得许多乡镇成为了闻名的水果之乡,例如北乡镇的马蹄(学名荸荠)、九峰镇的黄金奈李等。这种“一镇一果”的发展模式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云浮的石材加工、新型水泥、不锈钢制品、硫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电力等比较出名,因此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来发展外向型加工制造业。

(二)提升城乡社会公共服务质量,缩小与珠三角地区的差异

广东城镇化的过程伴随着大量省外务工人员的迁移,在城镇公共事业、公共服务和融入城市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广东在城镇化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公平性与包容性,因而在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暴露出诸多弊端。而这些弊端也会是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给所有城乡居民提供相对公平的、合理差距的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和任务。

一是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体制,政府在住房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资金要合理分配,分配比例应当适度向偏远落后地区倾斜,以保证足够的资金投入农村社区,为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要重视农村教育,让贫困山区的学生也能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强农村师资力量,鼓励大学生下乡支教,并给予适当的生活补贴;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教学设施和解决偏远山区学生的食宿问题,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城乡公共卫生技术、医护人员、医疗设备等资源,使农村居民都能平等共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减少农村“大病要去县城医院治,小病不想治”的现象。

(三)创新和完善相关制度,突破二元管理体制障碍

一是改革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户籍本来只是人口管理的工具,不能成为阻碍外来人口和农村户口居民享受公平、合理待遇的屏障。合理降低外来务工人员进城落户的门槛,不同城市实行差别化的落户政策。对于珠三角地区外来人口居多且杂的情况,继续推行高技能人才落户制度,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制落户的积分条例,简化手续过程。其他城市应综合考虑城市规模和资源承载力等因素,以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外来务工人员落户。

二是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利益。近年来广东省努力尝试各种土地制度的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广州的“留用地制度”,这是广州进行征地制度改革和创新的主要环节,同时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提高城镇化速度和质量的重要举措。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还将留用地制度与养老保险进行有效关联,将留用地租赁收益的一部分用于交付村民的养老保险,真正让被征地的农民成为了有薪金(工资性收入)、有租金(房屋出租)、有股金(征地留用地经营收入)、有养老金(社会养老保障)的“四金农民”。这种以“民生”为导向的征地制度切实保障了农民收益的稳定性和长久性,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但是“留用地制度”只适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因为留地指标要通过转让、出租、转租等形式流转给开发商或者种植业大户才能实现规模经济和农民增收,而二、三线城市并不具备这样的资源禀赋。因此,在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要创新适合自己的土地制度,可以借鉴重庆的“地票”制度。“地票”的出现能够使得农村大量的闲置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有效缓解了城市土地紧张的窘境。这种“先占后补”的方式,在杜绝农村土地资源浪费的同时,还促进了农村耕地的保有量,保障了粮食安全。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实现了土地的价值,提高了农民收入,也推动了土地城镇化。

三是完善相关就业政策,让更多的粤东西北民众获得更加公平的就业机会。当地政府应该重视人才,改变城乡居民“只有去珠三角城市才有更好的发展”这种传统思想,想办法吸引人才,定期举办招聘会和职业技能培训,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让有梦想、有技能、高学历的人才留得下,干得好。

参考文献:

[1]李栋,何英磊.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06):123-128.

[2]时涛,李倩.新型城镇化之新认识[J].现代商业,2014(20):287-288.

[3]付晓军.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22-26.

[4]杨荣南.城乡一体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城市研究,1997(08):20-23.

[5]汪婷.上海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33-40.

[6]刘国斌,韩世博.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6(03):57-63.

[7]张国平,籍艳丽.区域城乡一体化水平的评价与分析——基于江苏的实证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4(11):151-156.

[8]付晓军.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22-26.

[9]张琳.大力培育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增长极——以工业园区发展为例[J].新经济,2016(22):28-31.

[10]罗彬.粤东西北城镇化产业支撑在哪?[J].广东经济,2013(07):28-31.

[11]黄祖辉.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4(05):12-14.

[12]白嘉菀.论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2015(02):41-42.

[13]陈忠宇.论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完善[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14]刘佳星.重庆、广东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物价,2016(09):72-74.

作者简介:邹宇静,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与农村发展;李林,男,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公共经济等。

作者: 广东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 邹宇静 李林  来源: 《南方农村》2017年第1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