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慧社区建设推动智慧城市进程
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推广,全国各地都兴起了一股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将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智慧社区的建设也进行的如火如荼。
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等网络通信技术把物业管理、安防、通信等系统集成在一起,并通过通信网络连接物业管理处,为小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大规模信息智能处理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社区。智慧社区的提出,是从强调以技术为核心到强调以技术为人服务为核心的一种转变。
智慧社区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Ø 舒适、开放的人性化环境
Ø 高度的安全性
Ø 便捷的数字化通讯方式
Ø 便利的综合社区信息服务
Ø 家居智能化
Ø 物业管理智能化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是政府服务具体体现的代表。可以说智慧地球由智慧城市组成,但智慧城市从智慧社区起步。根据估计,“十二五”期间用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各方投资总规模有望达5000亿元,智慧社区作为其中的建设重点,将在投资中占据优先位置。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3.7%,比2012年提高了1.13%。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抓手,并强调以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这充分显示了城镇化的重要地位。但在加快城镇化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如老龄化现象严重、社区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文化娱乐设施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等。而智慧社区建设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给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添砖加瓦,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的质量。以往城镇化发展方式较为粗放,随着地方政府对城镇化的重视,需要在整个统筹规划方面,把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一些理念融入进去,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
二、智慧社区建设案例
1、北京
2012年9月,北京市社会办、市经信委、市民政局共同印发了《关于在全市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北京市智慧社区指导标准(试行)》,标志着北京市智慧社区和便民服务终端网络建设两项重点任务的顶层设计工作的完成,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工作的全面启动,并提出了智慧社区的建设目标:
近期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在全市建设1500个左右智慧社区。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各类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信息的自动感知、及时传送、及时发布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对社区居民“吃、住、行、游、购、娱、健”生活七大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和协同化,让“五化”成为居民工作、生活的主要方式。
远景目标:将社区建设成为政务高效、服务便捷、管理睿智、生活智能、环境宜居的社区生活新业态,实现5A模式“智慧家园、幸福生活”,使“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通过任何方式、能得到任何服务”。
北京西城区广内街道“智慧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平台是智慧社区的一个典型案例,其一期内容包括智慧中心、智慧政务、智慧商务、智慧民生四大部分14个子系统。智慧中心记录了街道所有的人、地、物、事、组织,这些数据精确到了每个社区的每个单位、每个楼门甚至每个井盖。智慧政务借助信息手段,对部门、科室、社区业务进行科学分类、梳理、规范,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提高服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包括社区一站式服务系统、十千惠民系统、社区阳光经费管理系统、综治维稳系统、和谐指数评价系统等。智慧商务是以服务企业为主旨,包括槐柏商圈网、楼宇直通车、惠民兴商一卡通、企业绿色通道等。智慧民生以辖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建设面向社区各类专项服务的典型应用,包括虚拟养老院、智能停车诱导、全品牌数字家园、数字空竹博物馆等。
2、上海
上海市的智慧社区建设在全国处于领跑地位,智慧社区平台已经覆盖了上海17个区县,不少市民率先享受到了全新的信息生活方式:按动遥控器就能通过电视远程挂号,不再受排队之苦;在社区菜场,只要刷一刷卡,就能轻松买菜;通过智能手机,能够轻松查询小区停车位和公告信息,参与社区投票……到2013年10月,平台已覆盖上海5400个社区的近一半,完成年度预定建设目标。
在2013年11月发布的《上海市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文件中,上海市在智慧社区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化、生活服务便利化、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小区管理智能化、家居生活智能化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上海市的智慧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2年8月,上海智慧社区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到2013年年底,这样的社区从20个增加到2000个。其中2011年6月,上海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首个“智慧社区”——浦东金桥碧云一期改造已完成。其实现了智能家庭终端、金桥碧云卡、社区信息门户网站、云计算中心四大基础项目。通过智能家庭信息终端(碧云大管家)实现公共服务信息查询、优惠信息显示、服务预订等功能。通过金桥碧云炫卡绑定商家或社区服务机构的各类信息、直接进行相关费用缴纳、预定、享受个性化服务。社区信息门户网站是居民查看社区内各类信息的互联网窗口,主要功能与“碧云大管家”相对应。同时,基于网站的互动及宣传功能,可将服务辐射至所有人群。云计算中心是整个项目的大脑,因为所有子项目的数据都将通过云计算中心进行交换、处理、存储以及查询。另外实现了智能交通(一期)运用红绿灯违章率监控管理系统、智能环保(一期)通过对现有垃圾桶的改造,当垃圾桶内的货物到达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例如90%),自动将相关信息传送到相关管理部门。智能停车场(完成试点工作)通过对停车场管理专利技术的应用,实现对社区内停车场的查找、停车位信息的查询、精确停车位的指导等功能。
3、广州
在广州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建设智慧广州的实施意见》中,智慧社区的建设被作为一项重点任务,要求加快推进社区等领域的示范应用,促进广州智慧城市的建设。
随后,广州市天河、越秀、海珠、番禺四区的多个社区为第一批“智慧社区”试点,其中广州市天河智慧社区省级标准化试点为广东省首个智慧社区标准化试点,同时也走在全国的前列。试点以天河区林和街华新社区为主体,以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为重点,将通过在2年时间里抓好“六个一”,以标准化手段促进城市管理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建设一个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基本实现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为社区内的机构和居民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二是构建一套智慧社区服务标准体系,涵盖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标准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三是制定一批智慧标准,推动家政、智能家居、志愿者服务、电子商务等相关机构参与各级标准的制定;四是推广实施一批智慧标准,社区服务设施、标志、环境、服务质量及管理等全过程标准宣贯率达90%以上;五是建成一个智慧社区标准化精品示范项目,将华新社区建成“智能化、精细化、人文化、社会化”的智慧社区标准化精品示范项目;六是培养一批标准化专业技术人才,力争在智慧社区培训标准化专业技术人员100人以上。
4、其他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等先进城市的智慧社区工作开展的比较早,体系较为成熟,目前也取得了不少成果。除此之外,其他城市也在积极的加快智慧社区的建设,追赶先进城市的脚步。
例如张家港市计划投资2.16亿元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按照规划,张家港家庭信息化(智慧社区)项目应用推广将分三个阶段推进:2013年完成项目系统平台建设并开展约5万户用户的试点应用,为下一步新业态电视应用发展打好基础;2014年进一步完善“智慧社区”平台功能,覆盖10万户以上高清互动电视用户;2015年实现“智慧社区”所有规划功能,覆盖15万户左右高清互动电视用户,为用户提供广泛的、个性化的、交互式智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实现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真正转变。
三、政府应在智慧社区建设中起主导作用
目前,我国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的地级以上城市,总计约230多个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超过80%的城市在“十二五”期间将智慧城市作为加快经济发展转型的战略导向。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步推进,智慧社区也已经从概念走向实践。大力发展智慧社区是大势所趋,但如何用好信息化、用好智慧产品,为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却值得深入思考。
毫无疑问的是,发展智慧社区具有重要的意义:社区信息化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管理及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环节,是加强和谐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完善社区功能、提升社区服务的有效手段。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中,各地高度重视社区信息化工作,积极探索,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管理社区、服务居民,提升了为居民服务的水平。
在智慧社区的建设过程中,政府不能对其置之不理,应起到主导的作用。按照社区组织原则,社区为自治组织,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社区自治的提倡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进步,但社区自治并非群众自发而无序的,它必须有一个坚强正确的领导核心,即党和政府,这是由中国的现实国情以及社区的发展状况来决定的。智慧社区建设,是政府进行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区为依托形成城市管理的新平台,也是政府推动建立市场经济,改革经济管理方式的社会管理改革,并逐步推动政府主导,城市基层群众自治为主,政府间接管理为辅的城市治理体系。政府需要社区协助完成基层社会管理的任务,而社区须接受政府的指导协调和帮助。
在中国的智慧社区建设中,政府应起到规划、协调、指导作用,包括提供政策及资金支持,宣传、培育社区文化,积极倡导社区自治,培育社区组织,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意识等,营造良好社区环境,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社区建设和管理依法进行。
结合当前中国智慧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创想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对于政府提出以下建议: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协调新形势下政府与智慧社区之间的关系;
(2)构建新型社区管理体制,推进政府行政改革;
(3)完善智慧社区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4)加强社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
(5)培育智慧社区意识,加强社区自身建设。